专业号

    贵州宛如一枚珍珠在祖国西南云贵高原熠熠生辉。她北接成渝天府之国,南邻荆楚渔民之乡,区域优势明显,总面积17.6万平方公里,人口3469万,终年气候凉爽,雨量充沛,雨热同季,物种多样,植被良好,素有“国家公园省”的美誉。除汉族外,还有苗族、侗族、布依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繁衍生息,他们共同演绎多样灿烂的民族文化,创造传承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。

    贵州秀美的自然风光、多姿的民族风情、丰富的历史文化、奇特的岩溶地貌、难得的生物多样性、浓郁的红色文化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和谐共生,旅游资源呈现多样性、活态性、全域性的特征,组合优势明显,比较优势突出,具备创精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力。近10年来,贵州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,交通条件不断改善,景区建设管理能力跃升,人才培养全域覆盖,服务水准大幅提升。目前,贵州有世界自然遗产地3处,国家级5A级景区3个,国家4A级景区54个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,国家级森林公园26个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3125处。星级饭店356家,其中5星级6家,4星级65家;出境游组团社和入境及国内游组团社共计336家 。2014年,接待游客3.2134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2895.98亿元。

    随着航空、高速、高铁等快速交通的多维度覆盖,依托大数据资源整合优势,贵州旅游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机遇期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,全省旅游行业以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为目标,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,着力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,坚持“保护一方山水、传承一方文化、促进一方经济、造福一方百姓、推动一方发展”的“贵州模式”,加快100个旅游景区的建设,构建“快旅慢游”体系,形成精品线路东西南北全域贯通,重点景区由点到面网络覆盖的格局,让游客欣赏到满目绿意“黔之景”,品尝白果花香“黔之味”,聆听青山秀水“黔之音”,留恋醉美贵州深呼吸。

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
京ICP备05067984号-35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